close
孩子,牛奶,吸收率,食物,有的
提問: 15個月的寶寶還要不要補鈣呢? 問題補充: 我兒子現在15個月了,我有一段時間沒給他吃鈣了,不知道還要不要繼續給他吃鈣? 医师解答: 不要盲目補鈣。雖然缺鈣多數表現為枕禿、多汗,但不能僅從這兩項就斷定寶寶一定缺鈣。最保險的辦法是帶孩子到醫院去檢查血鈣,如果真的缺鈣再補也不遲,盲目補鈣會引起不良后果。
誤區一:補鈣過頭無害處

其實,嬰幼兒加服鈣劑應嚴格在醫生指導下進行,補鈣過量對生長發育會造成極大危害。
補鈣過多可使1歲以內嬰兒囟門過早閉合,頭顱不能隨著腦部發育而充分增大,一方面形成小頭畸形,另一方面限制腦部發育;

骨頭中鈣質過多'骨骼變脆'易發生骨折;

骨骼過早鈣化閉合,使身高受到限制;

吃太多的鈣還會使孩子腸胃不適、食欲不振'也影響腸道對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;

維生素D和鈣過量都會導致兒童高鈣血癥,血液中的鈣含量過高,孩子成年后罹患各種結石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,甚至會影響到心臟功能;

極少數孩子長期補鈣過量,還可能患上“鬼臉綜合癥”:長著一張大嘴、上唇突出、鼻梁平坦、鼻孔朝天,兩眼距離甚遠。這類孩子往往還伴有消瘦、智力低下、心臟雜音等疾病。補鈣補成這模樣,是否令人后悔不迭?

誤區二:每個年齡段的孩子最好都補鈣

事實上,每個能自行咀嚼進食、能吃塊狀食物、能在太陽底下自由奔跑的孩子,一般不需要額外補鈣。兩歲以內的小孩子'因為咀嚼和消化能力有限'食物比較單調'戶外活動也比較少'最好補充一定量的鈣劑和魚肝油。魚肝油中豐富的維生素D,能降低腸道內的堿性'促進鈣質在小腸內的吸收,這是確保寶寶不缺鈣的關鍵。

誤區三:補鈣劑越細越佳

基本上'這種觀念是受廣告的誤導,無論鈣粉的顆粒有多么細(甚至有些廣告上說,他們的鈣劑已經“納米化”),鈣的吸收率也只在30%到40%之間,根本不存在所謂“95%”的吸收率。吃下鈣劑后,鈣首先進入血液中'形成含鈣細胞'之后再通過復雜的變化過程穿透骨頭最外面的硬層'固定到里面的骨質中。補鈣劑的顆粒大小只是物理變化,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人體對鈣的吸收率'因此貴的不一定就好。考慮到兒童的腸胃功能較弱'不要選擇堿性較強的補鈣劑,如碳酸鈣、活性鈣等。0~2歲的孩子'每天大約需要600毫克的鈣量'其中400毫克完全可以從食物中取得,因此每天需補200毫克的鈣劑。父母可通過鈣劑中的含鈣量來換算控制,葡萄糖酸鈣、鈣爾奇D、龍牡壯骨沖劑都可以。

誤區四:所有的鈣劑都需要維生素D幫忙吸收,所以要給寶寶買“二合一”鈣劑

父母應慎給孩子服用大量添加維生素D的補鈣劑,尤其是同時在服用魚肝油的寶寶。因為服用維生素D過量,會產生積蓄中毒現象,使寶寶食欲減退、反應遲鈍、心率不齊,還可能出現肝腎功能損傷。并不是所有的寶寶都既缺鈣又缺維生素D,寶寶皮下脂肪內的活性物質在陽光作用下也能轉換成維生素D,這種“自我合成”是最沒有副作用的。因此,就算寶寶有缺乏維生素D的癥狀,醫生也建議間斷口服一定量的維生素D,同時多讓孩子曬太陽。之所以選擇“間斷補充”,是不想讓攝入的維生素D抑制孩子體內自身維生素D的合成。
目前,也有新生代的鈣劑,如氨基酸鈣、蘇糖酸鈣、維生素C鈣等,可以達到30%以上的吸收率,不需要維生素D的幫助,父母可為孩子選擇一些。

誤區五:牛奶加鈣'會產生“倍添效應”

“我們喝普通牛奶,我們給寶寶喝高鈣奶。”這種選奶方式對不對呢?專家們認為,以牛奶本身100mg/100ml左右的鈣含量汁,它本身已是種“高鈣飲品”,在牛奶中再添加鈣,實無必要。考慮到鈣的安全使用量,從今年初開始,上海已不再批準新的高鈣兒童營養牛奶面市。

在牛奶中添加鈣粉,也是“愛子心切”的行為誤區。因為牛奶與鈣一起服用,會產生酪化反應'不能被人體吸收。正確的方法應該是'在兩餐之間給孩子服用鈣劑。

誤區六:復合鈣劑多多益善

市場上口碑響亮的鈣鎂合劑、鈣磷合劑,真的可以達到補充微量元素“雙管齊下”的作用?NO,恰恰相反,磷的攝入量過多,將與鈣化合成不溶于水的磷酸鈣排出體外,而鎂過量不僅影響到鈣的吸收利用,還會引起運動機能障礙。而因為食物與水源的問題,我國北方地區的寶寶攝入的磷和鎂都已超標,因此,媽媽們需小心,千萬別給寶寶服用含磷或含鎂的鈣劑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uagu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